药典查询 - 最新药典2000全文在线阅读

药典2000 - 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规格与用法 - 药典信息平台
- 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药典2000解读
- 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用法用量注意事项
- 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与其他药品的相互作用
- 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鉴别
附录Ⅸ C 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
本法系在澄明度检查符合规定后,用以检查静脉滴注用注射液(装量为100ml以上者)
中的不溶性微粒。
一、显微计数法
除另有规定外,每1ml中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20粒,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
2粒。
材料和用具 具高效微粒吸着装置的层流净化台,显微镜,微孔滤膜及其滤器。微
孔滤膜为白色,孔径0.45μm,直径25mm,并具有格栅;膜上如有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
粒,应在5粒以下,并不得有25μm以上的微粒,必要时,可用净化水冲洗使符合要求。
本法所用净化水,每100ml中含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10粒以下,使用前应经0.45
μm微孔滤膜滤过。
检查前的准备 将层流净化台置清洁的室内,在净化台上将滤器用净化水冲洗至洁
净,用镊子夹取测定用滤膜置滤器托架上,固定滤器,倒置,反复用净化水冲洗滤器内
壁,沥干后安装在抽滤瓶上备用。
检查法 取供试品,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,在净化台上翻转20次使溶液混匀,立即
小心开启容器,先倒出供试液少量冲洗开启口,再量取供试液25ml,置上述滤器中。静
置1分钟,缓缓抽滤至滤膜近干,再用净化水25ml沿壁洗涤并抽滤至滤膜近干,然后用平
头镊子将滤膜移置陪氏载片上(必要时,可涂抹极薄层的甘油使滤膜平整),微启盖子
使滤膜干燥后,将盖子闭合的载片置显微镜镜台上。调好入射光,放大100倍进行显微测
量,调节显微镜使滤膜格栅清晰可见后,移动坐标轴,分别检测有效过滤面积上最长直
径大于10μm的微粒数,以及大于25μm的微粒数,即得。
二、光阻法
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小的检测区时,与流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,由于被不溶性
微粒所阻挡,从而使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变化,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成正比,光
阻法检查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即依据此原理。
仪器装置 仪器通常应包括取样器、传感器和数据处理三部分。测量范围应包括
2~50μm,检测微粒浓度为0~5000个/ml。
实验环境及检测 实验所处环境应不能导入明显的微粒,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用
品都应洁净。本法所用纯化水应使用不大于1.2μm的滤膜滤过。
使用适宜的清洁仪器,将50ml滤过水置于取样瓶中,旋转使其均匀,静置待气泡消
失。每次取样量不低于5ml,依法测定,取读数稳定后的平均值,每100ml中含10μm以上
的不溶性微粒应在10粒以下。否则表明滤过水、玻璃仪器和实验环境不适于进行微粒检
查,应重新进行处理,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供试品检查。
仪器的校正与检定 所使用的仪器应每6个月校正一次。
(1)取样体积的准确性
校正方法 待仪器平衡后,取多于取样体积的滤过水置于取样瓶中,称定,依法安
装取样瓶,开启仪器,通过取样器量取一定量的水后,再一次称定。以两次称定的重量
差来确定取样体积。连续测定三次,测得体积与规定体积的差应在±5%以内。或采用其
他适宜的方法校正,结果应符合上述规定。
(2)微粒计数的准确性
使用直径为10μm或25μm的标准粒,制成每1ml中含一定微粒的悬浮液,静置俟气泡
消失后,开启仪器缓慢搅拌使其均匀,依法测定3次,第一次数据弃去,第二、三次测定
结果的平均值与规定粒子数的差应在±20%。
(3)传感器的分辨率
计数器对于粒子的大小完全依赖于所采用的传感器,不同的传感器,其分辨率也会
有所不同。采用10μm或25μm的标准粒子,在允许浓度范围之内测定10μm、15μm、20μ
m、25μm的粒子,其测定结果,10μm或25μm的粒子数应占全部粒子数的90%以上。
若校正结果不符合要求,应重新调试仪器后再次进行校正,合格后方可使用。
注:如所使用仪器附有自检软件,可进行自检。
检查法 取供试品,翻转20次,使溶液混合均匀,立即小心开启容器,先倒出部分
供试品溶液冲洗取样瓶及瓶口后,将供试溶液倒入取样瓶中(或直接置于取样器上),依
法安装取样瓶,静置俟气泡消失后,开启仪器缓慢搅拌使溶液均匀,依法测定,取读数稳
定后的平均值,即得。
光阻法不适于混悬液和易析出结晶的制剂,如乳剂、胶体溶液、脂肪乳(如甘露醇注
射液)等。